担心不能退费进入“退款群”?小心这可能是陷阱
【资料图】
原标题:担心不能退费进入“退款群”?小心这可能是陷阱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培训班退费名义实施诈骗,危害严重。不法分子先是在培训机构传出疑似业务收缩、资金链断裂的时候跟进,给消费者营造“担心不能退费”的焦虑心理。然后再冒充政府部门、消协组织、培训机构、知名企业、第三方合作机构等,伪造政府部门或企业的红头文件,通过电话或短信说出受害者的详细资料,获得初步信任,进而以可为消费者办理退款为由,诱导消费者为避免损失尽快办理退款,接着不法分子将消费者拉入多人的“退款群”,向消费者提出先支付额外费用再返还退款的要求。其间群里还会有不法分子冒充消费者展示成功退款的成果,引诱消费者落入陷阱,骗取钱财。
为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发出警示,请消费者留意。
一、核实信息、沉着应对。当接到自称培训机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相关单位办理退费的电话、短信、文件时,一定要保持警惕。不法分子会利用非法途径获取的个人信息,来获取消费者的信任,然后使消费者陷入焦虑、慌张等情绪中。所以消费者要保持冷静,沉着应对,一切信息应先从企业、政府的官方网站和电话中核对,以权威渠道为准,不轻信对方。遇到不明事项,可以直接到教育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公安机关、消协组织咨询。
二、涉卡转账、立即停止。正规退费流程一般会以原路返还的形式返给本人缴费账号,凡是退款时要求先期额外支付费用的,都是诈骗。不管电信诈骗犯罪分子编造何种理由,设置何种陷阱,最后都会提到钱,诱骗受害人转账。因此,不管什么理由,如果出现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转账、汇款等要求时,应马上警惕,立即停止。
三、发觉上当,及时报案。如发觉上当受骗,应及时致电发卡银行(支付机构)客服热线或直接向银行柜面报告欺诈交易,监控银行卡交易或冻结、止付银行卡账户,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配合公安机关或发卡银行做好调查、举证工作。
四、相互提示,共同预防。身边亲戚朋友之间如有报名培训机构的,要互相提示,共同预防。平时生活中,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如有入群、下载注册App、点击链接、提供手机验证码的要求,一律不要轻信。对于陌生电话、短信,尤其是境外号码要高度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中国消费者协会在此敦促培训机构经营者务必高度重视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避免发生泄露。同时及时澄清、辟谣关于培训班退费的各类虚假信息,方便消费者核实,防止更多的消费者因此落入骗局。
(总台央视记者 王婧)
关键词:
相关内容
- 担心不能退费进入“退款群”?小心这可能是陷阱
- 娃米逐渐淡出LPL解说席?宝藏男孩王多多频繁出镜,带妹buff拉满 每日播报
- 热门看点:外媒:梅西四集纪录片即将播出,聚焦卡塔尔世界杯夺冠故事
- Jeep新牧马人开启预订!三季度到店 还等坦克400?
- 【环球报资讯】终于跌破1000了!漫步者超广域降噪耳机价格太香了
- 惠誉下调美国不动产相关产业评级展望至恶化
- 广东一考生着急进考场跑掉洞洞鞋 民警捡到送还 快资讯
- 焦点简讯:花呗怎么提现出来_花呗怎么提现
- 焦点信息:中国海军舰艇参加国际阅舰式
- 咸宁近视防控知识宣讲进校园,指导孩子们点亮“睛”彩童年
- 天天观点:新郑房管局电话965559_新郑房管局官方网站
- 连城数控:6月6日获融资买入6.59万元-世界简讯
- 你听过最耸人听闻的事件是哪件?
- 世界快消息!深港通沪港通开户条件_沪港通开户条件
- 世界要闻:王一博小奥是什么意思_奶膘是什么意思王一博婴儿奶膘什么梗
- 全球实时:玫瑰小镇恶魔之翼_玫瑰小镇天使羽翼
- 主题环境与资源整合是什么意思_资源整合是什么意思
- 山东新泰:社会化服务确保“颗粒归仓”-焦点速递
- 事业单位自收自支和全额拨款哪个好2022_事业单位自收自支和全额拨款哪个好-环球消息
- 小米11Ultra信号wifi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