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行业网>国内 > 正文

翁城日记 203_全球快播报

2023-06-09 16:15:23 来源: 羊城派

翁城,我们来了!但见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风淳厚,人物磊落……我们行走,我们看见,我们阅读,我们感受,我们沉默,我们呼唤,我们耕作,我们收获。行走美丽中国,助力乡村振兴。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记”,用志其事,以壮我行。

2023年5月24日 星期三 广州


(资料图)

今天团队开会,专门研究明天赴翁城执行工作任务的相关事宜。

傍晚,去看嘉德30年在广州的展览。有的作品很好,其中一件黄宾虹书法手卷,震撼人心;有一件王铎条幅,摇荡性灵。

看到这些,不禁在心里琢磨:这些作品有没有可能也到翁城去展一展?到时候可以跟拍卖公司或藏家进行沟通。

晚上,看广州美院毕业季开幕现场直播。看完,觉得年轻人确实很有想法,多向他们学习。

一直觉得:翁城农耕文明艺术馆应该有一件作品,是具有深度、具有历史感、具有综合人文关怀在里边的。今天有了些想法。主要是想和“帝王史观”来个对应,通过能够证明我们真实生活和鲜活生命“每时每刻都存在”的诸多细节,来表达“群民史观”的内涵,助推个体真实幸福感的建立。这样的作品,意义含量应该是很丰沛的。但应该通过什么样的艺术形式来呈现呢?这个确实需要考究。

因有十几年的考古现场采访经验,今天突然觉得应该从考古切入。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把时间延伸到1000年之后,突然之间,1000年之后的人类后代或AI,突然发现了2023年我们正在翁城做的这些事情。是时是刻,他(它)们会怎么看待我们?会怎么对待我们?由此,巨大的创意空间、想象空间得以渐次打开、扩大,以至无穷。

这个作品,当然极具挑战。

方向自然受王笛教授的启发。上午,在翁城策划群里边发了一个视频,十三邀的,许知远采访王笛。看了后受到启发。这个方向——民众史观——真的很重要,具有根本的文化价值和崇高的社会价值。

“普通个体”(相对于“伟大人物”)的历史,其实绝对重要。六祖就充分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认为人人都有佛性。我们需要唤醒这样的生命意志与文化自觉。

我们认为杨阿姨是开展资料采集的不二人选。杨阿姨喜欢沟通,而且记忆力、表达力都很好。通过她六七十年的生活轨迹、生活细节的集结,来呈现“大时代”不断变迁的历史及观念,以及生命个体无法被取代、被忽视的独立价值。帝王史观拼命鼓励人们去做大事,要牛逼,结果是造成了绝大多数人的卑微感。但人类社会运行的最高价值,是每一个个体的自由独立与人格尊严。我们想通过相关作品,来因应这样的历史观,助推新的真正的幸福观的建立。

可以把目前拟改造为艺术馆茶室的地方,打造成专门的“翁城农民个人生活史资料采集实验室”。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刘以杰

关键词:

[责任编辑: sdh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