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行业网>国内 > 正文

海南首批虚拟电厂正式上线 机构预计未来国内建设规模达200亿

2023-08-10 17:23:37 来源: 中研普华集团、央视财经、中研网

据中新网8月9日报道,海南省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授牌及首批虚拟电厂正式上线仪式在海口举行,标志着海南省虚拟电厂建设迈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报道称,该中心在海南省发改委的指导下,建立海南省虚拟电厂管理平台与负荷聚集商运营平台对接,目前已接入充换电站、5G基站、空调等资源,形成规模50万千瓦的虚拟电厂,接近大型发电厂的装机容量。

预计到2025年,海南省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将接入至少100万千瓦的虚拟电厂规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安信证券指出,虚拟电厂是整合、调控分布式电力资源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聚合源荷储等多类资源,解决分布式电力资源因规模较小难以统一调度的资质问题,有效提升可灵活调度电力资源规模;

另一方面可同时作为正、负电厂,参与需求侧响应、辅助服务、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推进国内多层级电力市场化建设。

市场规模预期方面,参考国家电网测算思路,以接入200万千瓦电力资源的虚拟电厂的建设投资与运营数据为例。

假设2025年国内可灵活调度的电力资源建设目标如期完成,结合参考已有案例,推算虚拟电厂建设投资的单位成本以及运营中的单位收益,其预期2025年国内虚拟电厂建设市场规模累计约200亿元,全年运营市场规模约50亿元。

公司方面,据上市公司互动平台表示,恒实科技:公司是首批支撑国家电网公司推动虚拟电厂建设的企业之一,参与了首个国内首个虚拟电厂项目。

朗新科技:公司打造了充电桩聚合平台、光伏云平台、停充一体化、售电等多种新的用户侧能源运营业态,是国内稀缺的同时联通B端、C端用户以及电网的运营公司。

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发展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各类电源总装机规模25.6亿千瓦,西电东送规模约3亿千瓦。

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8.6万亿千瓦时。与此同时,电力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加速。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1.2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4%,分别比2010年和2015年提升13个、10个百分点。

新型电力系统行业分析

新型电力系统是以承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前提,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最大化消纳新能源为主要任务,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支撑,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基本特征的电力系统。

新型电力系统特点之一就是结构新,发电结构由传统火电为主转向以新能源为主。在新型电力系统下,电网运行呈现出更加聚焦特高压、柔性直流等先进输电技术,不断提升电网灵活性和支撑保障作用的特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在我国,能源活动占二氧化碳排放的88%左右,而电力行业碳排放又占能源行业碳排放的42%左右。因此,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新型电力系统则是其中的关键载体。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新型电力系统行业市场调查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分析:

连日来,北方多地持续高温,南方高温天气也逐渐增多。高温天气对电力供应造成冲击,影响了能源、农业等产业的正常生产。

国家能源局预计,今年全国最大负荷将突破13.6亿千瓦,电网保供压力突增。增强电网供电能力是保障电力供应的重要措施之一。

今年以来,我国电网投资规模持续增长,多个重大电网工程建成投运。随着新能源装机的快速增长,电网消纳瓶颈逐渐显现,叠加电力保供的压力,电力系统转型迫在眉睫,建设亟待加速。

天津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近日,天津地区华电海晶、龙源渤化2座500千伏光伏升压站投入运行,两个“盐光互补”光伏项目发出的清洁电能,将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千家万户。

华电海晶项目是全国单体最大的“盐光互补”光伏项目之一,也是天津市“十四五”新能源发电重点工程。

为做好该项目的并网接入工作,国网天津电力公司统筹考虑电力系统调峰能力、网架结构、空间布局等因素,开展仿真安全分析、协调管理模式、优化电网控制策略,确保项目安全并网,实现新能源高水平消纳。

国网天津电力公司调控中心水电及新能源处副处长刘颂介绍,截至6月底,天津电网新能源装机总容量达478.6万千瓦。

其中风电装机153.2万千瓦,光伏装机325.4万千瓦,较2018年同期增长超过200%,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5.5%。

电力市场发展催生了抽蓄、储能、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新的市场主体,新能源跨领域融合、负荷聚合服务、综合能源服务等贴终端用户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电网侧、电源侧用户侧及储能侧各环节均迎来发展机遇。

长期以来,传统的电网建设主要集中在供给侧,电力系统存在“重发、轻供、不管用”的问题。

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对于推进能源转型、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改善用户体验及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型电力系统行业发展趋势

当前,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目标和路径已经明确,但关于如何构建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核心还是发展模式不清晰。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面临不少问题,需要突破一些瓶颈,微电网是其中之一。

微电网又称微网,服务于分布式新能源,通过微循环的网络优化化解分布式新电源的不确定性,有助于就近消纳,进而平抑新电源的分散和波动对大电网的影响,是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是微电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也离不开虚拟电厂。虚拟电厂被称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管家,主要是管理消费侧用电,同样是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微电网与虚拟电厂相结合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

想要了解更多新型电力系统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新型电力系统行业市场调查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

关键词:

[责任编辑: sdhyw]

相关内容